秋色浸染山河。今年9月30日,我们迎来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。烈士精神不是尘封的记忆,而是照亮前路的光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,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,既是告慰先烈的后来人,也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,我们要继承英烈遗志,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,奋力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。
烈士精神,是信仰的坐标,更是行动的灯塔。“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。”在雨花台高呼的北平五烈士、在长津湖卧冰咽雪的志愿军将士、在脱贫攻坚一线倒下的驻村书记……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忠诚。今天我们缅怀英烈,不只是献一束花、鞠一个躬,而是要把“愿得此身长报国”的赤诚,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中一砖一瓦的扎实行动,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对先烈真正的敬意。
传承,不在言语的响亮,而在脚步的坚实。红色基因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。在金寨县红军广场、大别山烈士陵园,一件件实物、一段段影像,无声而有力地讲述着何为“不屈之骨”、何为“使命之光”。年轻干部身处基层一线,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,能否把政策讲到百姓心坎上?能否把实事办到田间地头?这正是新时代对“英雄气”的延续。烈士们用生命拨开云翳,我们要用汗水浇灌土地——多进一家门、多解一桩难,让“为民服务”从纸面上的字句,变成群众脸上的笑意。
最好的纪念是奋斗,最深的缅怀是传承。“山河犹在,国泰民安,这盛世,如您所愿。”这是我们告慰先烈最动人的心声。而从“如您所愿”到“如我们所为”,还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奔跑。在乡村全面振兴这条新时代的长征路上,虽没有枪炮轰鸣,但我们要像长征中的红军那样,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,把赤诚融入乡土,在基层的熔炉里炼出真金,在群众的认可中书写价值。
暮雪朝霜,不改英雄意气;千山万水,不忘来时之路。让我们循着光照的方向,以青春为舟、以奋斗为桨,在新时代的里程中,不仅做历史的铭记者,更做未来的开创者。因为,我们每一步坚定的行走,都是对烈士精神最有力的传承;每一份微光汇聚,终将照亮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。(侯新毓)
易倍策略-易倍策略官网-上海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平台点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